喝酒为什么让人表达欲提升

昨晚晚饭后从食堂回办公室,随性到学育超市买了一罐百威啤酒,回办公室喝。这几天的状态其实是很平静的,除非是回到宿舍以后可能会亢奋一小会,大多数时间并不想主动与人交流。而这小小的一罐啤酒似乎让我的大脑活跃了起来,开始与办公室里的同学说起话来,这么少的酒精量就可以产生如此的效果吗?
谷歌查询了一下。
在这个链接里有一部分是这样说的,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1387?issueID=672
👇


饮酒增强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传统观念上,一般人认为酒精可能会扰乱记忆力。英国艾希特大学的一项研究中,有88位社交饮酒者被指派进行词汇学习任务,所有的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单字学习后,一组被告知可以不受限制、尽情的喝酒,另一组则必须滴酒不沾。隔天,受试者们又再次进行相同的任务,最终结果显示可以喝酒的组别背下的单字比被禁止的组别还要多。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教授西莉亚.摩根(Celia Morgan)提到,这项研究显示饮酒的人在重复词汇学习任务方面能力较强,甚至喝的量越多,效果会越明显。造成这项结果的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最主要的解释为酒精会阻碍大脑接收新资讯,因此饮酒前获得的短暂记忆将会被转入长期记忆区。接收新知识后摄取酒精对巩固记忆有显著的效果,但研究者们仍强调不可忽视过度饮酒对身体产生的伤害。
国立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仕宇解释,大脑里的海马体负责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而酒精会阻断新记忆转为长期,因此海马体有余力处理旧有的记忆,让人们对喝酒前的事情印象较深刻,也就是「逆行记忆促进」现象。但长期酗酒对记忆力仍会造成损伤,严重则可能破坏脑中神经元,导致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一般称作健忘综合症。

大脑内的海马体掌管了人的长期记忆,喝酒会阻断新记忆进入海马体。(图片来源/冯瑜庭重制)资料来源:Neuroscientifically Challenged

解放心灵拘束外语对答如流

或许不少人相信酒精催化容易导致意识不清、胡言乱语,事实上,适量饮酒能帮助人们在外语表达上更流畅!根据英国利物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荷兰马斯垂克大学学者们联合发布在《精神药理学(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杂志上的研究,50位正在学习荷兰语的德国学生被随机分配饮用含少量酒精或不含酒精的饮料后开始与荷兰当地人聊天。结果显示交谈过程中,喝下含酒精饮料的德国学生在发音准确度和对话流畅度上表现的比未饮用酒精的学生优异。
酒精对外语学习者具有正面影响的原理为降低语言焦虑、提升自信心,和「饮酒壮胆」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常常人们说不好外语的原因是来自于心理压力,不敢和外国人攀谈,几杯黄肠下肚,人们能更自由的阐述想法,外语表达能力也就跟着提升。当然,研究者也提到饮酒过量会损害认知能力,不支持酗酒行为。
「喝酒的确会让人比较放松。」罗仕宇提到,人的想法和行动时常受到认知系统的抑制,而喝酒会降低抑制作用和缓解压力,让受到外界因素牵制而害怕说外语的人变得较外放。但实验结果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实验外的所有人,若本身没有外语基础的话,并不会因为摄取酒精而使能力突飞猛进。

👆
以上还算说得通,不过产生促进效果并不需要太多的酒精摄入,可以看到少量的酒精最为合适,但这个量具体多少还不知道,或许因人而异?

进步使人谦虚,落后使人骄傲。

2018122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如何下载Internet Archive中借阅类图书【详细指南】

2021年网站更新,再出发

心理学书籍推荐